民法典中撤销合同能否在庭审结束后提出

2024-09-20 02:00
admin

一、民法典中撤销合同能否在庭审结束后提出

就合同纠纷产生争议的,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应当在起诉书载明诉讼求,人民法院已经开庭审理案件的,撤销合同的请求不能在庭审结束后提出,应当在开庭前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五十一条 诉讼请求处分和反诉

原告可以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被告可以承认或者反驳诉讼请求,有权提起反诉。

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条件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二百二十五条 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庭前会议可以包括下列内容:

(一)明确原告的诉讼请求和被告的答辩意见;

(二)审查处理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的申请和提出的反诉,以及第三人提出的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

(三)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决定调查收集证据,委托鉴定,要求当事人提供证据,进行勘验,进行证据保全

(四)组织交换证据;

(五)归纳争议焦点;

(六)进行调解。

二、可撤销合同有哪些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行为。

2、因显失公平订立的合同。

显失公平,是指一方在紧迫或缺乏经验的情况下而订立的如果履行对其有重大不利的合同。

3、因欺诈订立的合同。

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虚假情况,诱使对方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行为。

4、因胁迫订立的合同。

胁迫,是指因他人的威胁和强迫而陷入恐惧作出的不真实意思表示的行为。

5、因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

乘人之危,是指行为人利用对方当事人的急迫需要或危难处境,迫使其作出违背本意而接受于其非常不利的条件的意思表示。

通过上述分析知道,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原告可以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而变更诉讼请求的,应当在案件开庭审理前提出,如果案件已经庭审结束的,不能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合同。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读者可以到进行咨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