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界定合同诈骗中的主观故意

2024-05-15 02:00
admin

如何界定合同诈骗中的主观故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合同诈骗罪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目的。

所谓主观故意就是主观方面有以下两点:

1.非法占有财务目的: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七十七条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2.直接故意:

直接故意,“间接故意”的对称。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犯罪故意的一种。成立条件是:(1)认识因素,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2)意志因素,行为人希望危害社会结果的发生,即行为人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

 读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进行法律咨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