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犯罪的取证调查我国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2024-06-04 02:00
admin

未成年犯罪的取证调查我国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一、我国《刑事诉讼法未成年人犯罪取证调查的相关规定

我国《刑事诉讼》第二百六十八条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根据情况可以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进行调查。

对未成年抢劫犯刑罚惩罚,仅是一个手段,其最终落脚点是教育和挽救未成年人。对符合管制缓刑单处罚金者免予刑事处罚适用条件的未成年抢劫犯,应当依法适用。

但实践中,对未成年抢劫犯的量刑存在两个极端,一个是单纯刑罚惩罚,按照从轻或减轻处罚原则,简单地一判了之,免予刑罚和判处缓刑的很少,使审判和刑罚效果大打折扣;另一个是以教育和挽救为借口,轻率地判处免予刑罚或缓刑,这有失法律的尊严和刑罚的威慑。

实际上,这需要对各未成年抢劫案件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如初犯、胁从犯、犯罪情节轻微、满十四但不满十六周岁、正在校就读,犯罪前品质和表现都很好,只因“哥们义气”“抹不开情面”等极不情愿参与抢劫的,或具有对未成年监管和教育的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社区条件等,经综合考察不予监禁或不判实刑更有利于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挽救的,可判处缓刑或免于刑罚。

《最高人民法院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百六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讯问和开庭时,应当通知未成年被告人的法定代理到场。法定代理人无法通知、不能到场或者是共犯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被告人的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的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

第四百八十四条规定:对未成年被告人情况的调查报告,以及辩护提交的有关未成年被告人情况的书面材料,法庭应当审查并听取控辩双方意见。上述报告和材料可以作为法庭教育和量刑的参考。

面对未成年人犯罪,我们要怀着一颗宽容的心,以教育感化为主,惩罚只是一种手段,还应当对行为人的行为进行纠正,毕竟人家只是个孩子而已。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如果您还有问题,欢迎到进行在线法律咨询。

相关文章